Linux下GVIM菜单不显示的问题解决方法

问题

我虚拟机里面用的是Fedora 21 + Xfce 。
刚安装完GVIM的时候,运行gvim是能够正常显示中文菜单的,但后来突然有一天发现运行GVIM以后菜单不显示了,菜单项是空白或者乱码。

解决办法

查看GVIM的语言包发现有个中文语言包的编码是utf-8:
QQ截图20150208173622
很奇怪的命名,因为在linux下utf-8经常是直接命名为的utf8(比如系统编码配置文件里)
是不是这个问题呢?我试着把那个menu_zh_cn.utf-8.vim改为了menu_zh_cn.utf8.vim
重启GVIM后,菜单正常显示,问题解决。
QQ截图20150208173912

Ubuntu无法找到add-apt-repository

网上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是需要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于是

apt-get install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除此之外还要安装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于是

apt-ge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然后就能用add-apt-repository了

《侠盗猎车5》通关后的一些对于自己的感悟

玩完了《侠盗猎车5》,写一写感受。

这篇文字的主题,并不是《侠盗猎车5》,也不是任何游戏。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游戏的那种痴迷已经逐渐退化了,除了《仙剑奇侠传》《轩辕剑》《古剑奇谭》这类“情怀游戏”,大多数游戏我都懒得去接触了,甚至说是不想去接触,无力去接触。说到情怀,我重新审视过自己,确实是因为情怀才继续关注和支持“三剑”,当然这个“情怀”二字也包含很多内容。但这几个游戏这几年来,仍然没有多大进步,实在让我痛心,除去剧情,基本没什么亮点了。还记得2000-2006年的时候,国产单机游戏确实繁荣过,但因为某个“电子海洛因”的新闻稿,造成游戏在国内被误解那么多年,更让我痛心。一不小心扯远了,回到正题吧。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楼下邻居买了一盘盗版的《侠盗猎车全集》(那个时候盗版光盘经常搞什么合集、全集之类的),里面有一部耳熟能详的《侠盗猎车:罪恶都市》,当时真觉得这游戏太好玩了,广阔的地图,似乎有很多东西等着我去探索!每发现一点新鲜的东西,都觉得这游戏太奇妙了,从学会如何开汽车,到如何开飞机,到做任务,到如何输入秘籍,真的觉得这个游戏的内容好丰富。

侠盗猎车手:罪恶都市

那一年的我,玩着《侠盗猎车:罪恶都市》,幻想着城里的每一座建筑都能用某种方法进去,幻想着城里的某个角落会有奇怪的东西,幻想着如果开飞机开很高会不会飞到宇宙,幻想着开着船能不能开到另一个地图去……那时互联网还不发达,我家电脑还没有接入互联网,很多秘密不能像现在那样立即通过互联网得知,游戏中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可能充满着奇迹。好不容易在某一张盗版光盘中发现一个《侠盗猎车:罪恶都市》完整攻略(貌似是盗版商从大众软件上拍下来的),让我理解了什么叫游戏彩蛋(印象深刻的是那个拿狙击枪打月亮,月亮会变大变小的彩蛋),我更对这个游戏充满敬佩之情。


然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玩完这个系列游戏的新作《侠盗猎车5》以后,留下的更多的是感慨,那个时候的新鲜感已经不再有了,如同“三剑”一样,我把它当做剧情游戏了,我自己独立把游戏主线剧情玩完以后,就没有多大热情在地图里探索,现在也只是看看网上的攻略把隐藏任务快速地找出来,然后“匆忙地”追逐百分百的任务完成度罢了。


如果十年前我能玩到《侠盗猎车5》,我该是如何的兴奋,如何的对游戏中的元素好奇,如何的对游戏画面感到震惊。

如果十年前我能玩到《侠盗猎车5》,我也许会坚信游戏里面有C区入口,也许会坚信游戏里面有隐藏结局,也许会相信海底会有隐藏生物……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里,几个单机游戏就是我最宝贵的娱乐财富,小时候的我有很多时间去挖掘游戏中的秘密,如果我永远生活在那个时候,那我或许永远不知道游戏中的秘密是否被我挖掘干净,所以在那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的驱使下,一个游戏能够让我玩很久很久……现在,我所有的疑问都能在互联网上轻易获得,那种游戏包含的“未知感”已经荡然无存,游戏中所有的秘密都暴露在互联网上,那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早已磨灭得不见踪影,也许有人会说,既然你要保持“未知感”,为啥还要去看网上的完整攻略呢?我的回答很简单——我已经没有当年的那份耐心。


类似的情况还有高中的时候,因为个人经济能力有限,需要积累很久才能买一本书,于是,那个时候一本《C++ Primier Plus》都能让我翻来翻去反复琢磨几遍,因为没有其它的书可以看,直到我积累到足够的钱买下一本书,如此反复。于是,在存钱买下一本书之前,我有足够的时间把一本书看得很深。大学拥有的空余时间是高中的N倍,转眼大学快三年,但我真正学到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不及高中的时候上课偷偷看的自己存钱买的各种书籍学到的东西多。


如今的一切变化太快,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让整个世界的信息流加快了成千上万倍,使我们不再会想以前那样有耐心去琢磨某一件事物,因为我们担心当我们花过多的时间去琢磨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又会一不小心错过其它什么新鲜的事情。所以很多事情我们都看个大概,然后丢掉,再去找一个新的东西,按个大概,然后丢掉,以此反复。


我如同变为了一台超载路由器,我关心的不是“包”的内容,而是我们接受数据的速度,因为我担心,如果我接受“包”的速度慢一点,是否会导致“缓存”枯竭而“丢包”?于是我把信息短暂地存储在“缓存”里以后,看个大概以后就赶紧把它扔出去,然后接受新的“包”。


在这样一个信息流变得越来越快的世界里,我丢掉了深度,换来了速度,由此,我的生活变得浮躁。

在浮躁中,我失去了本该有的当初的那种悠闲与惬意,得到的是无意中突然的焦虑。这焦虑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它总是在我有意无意的时候刺激着我,而我又想不到好的办法去解决,于是,每当它出现的时候,我只能深吸一口气,以此作为对这份焦虑的一个无力的回应,我想这份焦虑就是我为自己的浮躁付出的代价吧。我想找个宁静的下午好好想想这些事情。

CentOS下使用Node.js与express框架

微软企业课《WindowsPhone开发》的课程设计,客户端做的一个WindowsPhone音乐播放器,服务端是室友是用Node.js做的web,为了方便测试,我直接将其放到服务器上了,在配置node.js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麻烦,虽然网上一堆现成的方法,但很多教程都过时了,新版本的环境安装过程出了一些变化。现整理如下:

我使用的是CentOS 6,其他版本未测试过下面的流程。

1.首先安装epel软件源,因为CentOS自带的软件源里没有含有Node.js,当然你选择自己编译Node.js也可以:

wget http://linux.linzhihao.cn/shell/centos_epel.sh
sh centos_epel.sh

2.安装Node.js:

<p>
yum -y install nodejs
    <p>
        3.安装Node.js包管理工具npm:
    </p>
    <p>
yum -y install npm
        <p>
            4.安装express包:
        </p>
        <p>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registry.npm.taobao.org
npm install -g express
npm install -g express-generator
            <p>
                5.创建新的express项目:
            </p>
            <p>
express newnodejsweb
cd newnodejsweb
                <p>
                    6.安装依赖包并启动刚刚创建的项目(注意:express4.0以上不再用node app.js启动应用,而是用npm start):
                </p>
                <p>
npm install -d
npm start
                    <p>
                        7.访问http://127.0.0.1:3000/,即可看到express这个默认页面。
                    </p>
                    <p>
                        <br />
                    </p>

QQ截图2014122102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