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是如此 - 技术信仰是如何毁掉程序员的

我对自己有了新的发现上天给了我神奇的能力,让我总能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有些夸张,但的确很神奇。 回首我的开发生涯,我认为我使用的任何一种编程语言都是在当时那种场景下最好的
 
我对自己有了新的发现——上天给了我神奇的能力,让我总能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有些夸张,但的确很神奇。
 
回首我的开发生涯,我认为我使用的任何一种编程语言都是在当时那种场景下最好的。同样的,我选择的框架,甚至操作系统也是最好的。
 
是的,我有这样惊人的能力,就是从技术的海洋中挑出最好的。这些技术我甚至不用亲自试一遍,但我却极力捍卫我的选择。
 
可能当你在阅读本文的时候,你已经发现了你也有这种神秘的能力。
 
大多数开发者有技术信仰
这是真的。不要不好意思,你不是一个人。我,几乎每一个人,都与你同在。
 
我们有些人已经从这种自我洗脑中清醒过来。另一些人则还非常幸福地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处的困境。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至少拥有一个为自己信奉的技术信仰。
 
这很自然,因为大多数程序员进入软件开发这个领域是因为他们对软件开发充满了热情。任何你热爱的事情都非常容易导致你对它产生一些非常不客观的看法。拿体育迷来举个例子,我自己并不是一个体育迷,但我知道不同种类运动的粉丝笃信他们支持的队伍是最棒的,尽管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相反的方向。
 
对自己选择和想法的捍卫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容易采纳新的相法,但是我们虔诚地捍卫我们已有的,而不需要太多的证据来支持他们。问题在于我们倾向于把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与我们的身份,甚至我们作为人的价值捆绑在一起。
 
需要灵魂深处的搜索,但是如果你看一下你自己,你很有可能会发现,你可以列举出最好的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以及框架等等。
 
无知不是福
这种自我强加的信仰导致的问题是,它让我们看不到真相。在我真正使用了一台Mac之前,我曾经花了无数时间争论它为什么这么垃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现在正在一台Mac上面写这篇文章,但是我通过远程桌面使用Windows Live Writer来写。
 
我的观点是,我们大多数人极力争辩我们选择的技术是最好的,而甚至没有尝试过别的技术。想象一下,似乎很可笑。但是甚至今天,我都能发现我还是这样。
 
当我审视自己,问自己为什么的时候,我发现,大部分动机来自于我对我所学到的和掌握的知识的自豪和对我所不知道的知识的恐惧这两者的结合。我发现,如果花一些时间学习一门技术并了解为什么别人这么喜欢它,我就不会如此轻易地把我不知道的技术当做“垃圾”或者“废物”一样扔掉。正如他人所说,一个人的垃圾正是另一个人的宝藏。
 
关于无脑信仰的问题
即使我不告诉你,你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无脑(脑残)的狂热是一股毁灭性的力量。你只需要去你最喜欢的国家新闻网站或者读一点历史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虽然没有太多程序员会为PHP vs C#这样的问题而大动干戈——尽管我曾在这样一次相似的、挑衅性的、如今我极力反对的讨论中被指责不该丢椅子——很多开发者还是喜欢大声争论自己的意见,甚至盛气凌人地推翻他人的工作。我相信你们一定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情景——如果你们常常上网的话。当我大胆的发表一些关于JavaScript的负面文章时,我自己也吞下了这样的苦水
 
所以,我们可能觉得,我们的无知并没有伤害任何人,并且我们觉得他们活该因为他们明显是错的,然而真相是,我们的无知造成了相当多的破坏。
 
回首过去,我感到非常羞愧,因为我将Perl程序员贬低得一无是处,完全否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并且非常无知地推举我神圣的静态类C语言为可以净化他们的唯一救世主。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发现我伤害的其实是我自己。
 
别再打自己脸了,蠢货!
我职业生涯最大的成长得益于,在我寻找一份C#开发的工作时,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做一个JAVA项目的架构师。我被这个决定折磨得够呛。因为我认为JAVA是垃圾、是邪恶的。JAVA缺少像C#那样的属性,需要手写getter和setter,所以每一个写JAVA代码的人明显是蠢货。
 
我几乎没有接受那份工作,但是我觉得待遇很好,可以勉强一下自己忍一忍过去算了,就像一个战俘等待有一天我的微软大帝可以拯救我。我想,我至少得脱离那种恶心的JAVA写法。然而,经过了一些年的开发,编写良好的JAVA代码单元测试之后,我发现,其实不仅JAVA没那么屎,这个语言的一些长处和一些JAVA框架也值得称赞。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意识到我过去的代码偏执使我关上了很多扇门。我开始觉得,可能我过去所有的技术选择都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开始思考,其实许多最流行的技术,它们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我开始意识到,相对于无脑崇拜某个我凑巧选择的技术,广泛地理解一系列技术和编程语言可以使我变得更有价值。
 
现在,我发现我对单个的技术理解得特别快,因为不再是“闭门造车”,我可以用我的大脑去比较和对比不同编程语言和技术之间的区别,这样使我对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说了这么多,我的观点就是,对技术的选择持封闭态度最后只会伤害你自己并限制你作为一个开发者的个人成长。
 
(这里又两本很好的书可以帮助你打破这些壁垒:《七周七种语言》和《七周七数据库》)
 
没有最好的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但愿你能相信我说的”世上没有最好的技术或者编程语言“。
 
我不是在用说编程语言各有各的好、各自处理不同的情况来侮辱你的智商,。因为真相远比这个深刻。
 
在制作了超过40部非常广泛的技术和编程语言的课程之后,我发现了一些真相。
 
真相是,有很多很好的方法能做成同一件相同的事情,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术。
 
真相是,所有的编程语言和技术都有一些大错误和大弱点。
 
真相是,你学的不同技术越多,你越能发现大多数技术核心的东西是非常相似的。我指的是,编写软件的核心概念,无关乎技术和编程语言语法。
 
跟我一样,你也会发现,如果你愿意接受其他技术并且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从中学习,那么,不管你去了哪里,你都会找到很多乐于助人的友好人士,他们非常乐于把他们知道的东西教给你。
 
来源:Spike's Blog

提问的艺术

  在黑客世界里,当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挖出答案的难度,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本指南旨在帮助你提高发问技巧,以获取你最想要的答案。 
  
  首先你必须明白,黑客们只偏爱艰巨的任务,或者能激发他们思维的好问题。 
  如若不然,我们还来干吗?如果你有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玩味的好问题,我们自会对你感激不尽。好问题是激励,是厚礼,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而且通常会暴露我们以前从没意识到或者思考过的问题。对黑客而言,“问得好!”是发自内心的大力称赞。
  
  尽管黑客们有蔑视简单问题和不友善的坏名声,有时看起来似乎我们对新手,对知识贫乏者怀有敌意,但其实不是那样的。 
  
  我们不想掩饰对这样一些人的蔑视--他们不愿思考,或者在发问前不去完成他们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只会谋杀时间--他们只愿索取,从不付出,无端消耗我们的时间,而我们本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趣的问题或者更值得回答的人身上。 
  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失败者”(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有时把它拼作“lusers”)。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志愿者,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解惑答疑,而且时常被提问淹没。所以我们无情的滤掉一些话题,特别是抛弃那些看起来象失败者的家伙,以便更高效的利用时间来回答胜利者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我们过于傲慢的态度让你不爽,让你委屈,不妨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并没有要求你向我们屈服--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喜欢公平交易不过了,只要你付出小小努力来满足最起码的要求,我们就会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来。但让我们帮助那些不愿意帮助自己的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不能接受这种“歧视”,我们建议你花点钱找家商业公司签个技术支持协议得了,别向黑客乞求帮助。 
  
  如果你决定向我们求助,当然不希望被视为失败者,更不愿成为失败者中的一 员。立刻得到有效答案的最好方法,就是象胜利者那样提问--聪明、自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是偶尔在特定的问题上需要获得一点帮助。 
  
  ======== 
  提问之前 
  ======== 
  
  在通过电邮、新闻组或者聊天室提出技术问题前,检查你有没有做到: 
  1. 通读手册,试着自己找答案。 
  2. 在FAQ里找答案(一份维护得好的FAQ可以包罗万象:)。 
  3. 在网上搜索(个人推荐google~~~)。 
  4. 向你身边精于此道的朋友打听。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说明在此之前你干了些什么;这将有助于树立你的形象:你不是一个妄图不劳而获的乞讨者,不愿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提问者能从答案中学到东西,我们更乐于回答他的问题。 
  
  周全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草率的发问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 不到任何答案。越表现出在寻求帮助前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小心别问错了问题。如果你的问题基于错误的假设,普通黑客(J. RandomHacker)通常会用无意义的字面解释来答复你,心里想着“蠢问题...”,希望着你会从问题的回答(而非你想得到的答案)中汲取教训。 
  
  决不要自以为够资格得到答案,你没这种资格。毕竟你没有为这种服务支付任何报酬。你要自己去“挣”回一个答案,靠提出一个有内涵的,有趣的,有思维激励作用的问题--一个对社区的经验有潜在贡献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从他人处索要知识--去挣到这个答案。 
  
  另一方面,表明你愿意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做点什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谁能给点提示?”、“我这个例子里缺了什么?”以及“我应该检查什么地方?”比“请把确切的过程贴出来”更容易得到答复。因为你显得只要有人指点正确的方向,你就有完成它的能力和决心。 
  
  ======== 
  怎样提问 
  ======== 
  
  ------------ 
  谨慎选择论坛 
  ------------ 
  
  小心选择提问的场合。如果象下面描述的那样,你很可能被忽略掉或者被看作失败者: 
  1. 在风马牛不相及的论坛贴出你的问题 
  2. 在探讨高级技巧的论坛张贴非常初级的问题;反之亦然 
  3. 在太多的不同新闻组交叉张贴 
  
  ---------------------------- 
  用辞贴切,语法正确,拼写无误 
  ---------------------------- 
  
  我们从经验中发现,粗心的写作者通常也是马虎的思考者(我敢打包票)。 
  回答粗心大意者的问题很不值得,我们宁愿把时间耗在别处。 
  
  正确的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很重要。
  更一般的说,如果你的提问写得象个半文盲,你很有可能被忽视。
  
  如果你在使用非母语的论坛提问,你可以犯点拼写和语法上的小错--但决不能 
  在思考上马虎(没错,我们能弄清两者的分别)
  
  ---------------------------- 
  使用含义丰富,描述准确的标题 
  ---------------------------- 
  
  在邮件列表或者新闻组中,大约50字以内的主题标题是抓住资深专家注意力的黄金时机。别用喋喋不休的“帮帮忙”(更别说“救命啊!!!!!”这样让人反感的话)来浪费这个机会。不要妄想用你的痛苦程度来打动我们, 
  别用空格代替问题的描述,哪怕是极其简短的描述。 
  
  蠢问题: 
  救命啊!我的膝上机不能正常显示了! 
  
  聪明问题: 
  XFree86 4.1下鼠标光标变形,Fooware MV1005的显示芯片。 
  
  如果你在回复中提出问题,记得要修改内容标题,表明里面有一个问题。一个 看起来象“Re:测试”或者“Re:新bug”的问题很难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引 用并删减前文的内容,给新来的读者留下线索。 
  
  ------------------ 
  精确描述,信息量大 
  ------------------ 
  
  1. 谨慎明确的描述症状。 
  2. 提供问题发生的环境(机器配置、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别的什么)。 
  3. 说明你在提问前是怎样去研究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4. 说明你在提问前采取了什么步骤去解决它。 
  5. 罗列最近做过什么可能有影响的硬件、软件变更。 
  
  尽量想象一个黑客会怎样反问你,在提问的时候预先给他答案。 
  
  Simon Tatham写过一篇名为《如何有效的报告Bug》的出色短文。强力推荐你也读一读。 
  
  -------- 
  话不在多 
  -------- 
  
  你需要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这并不是要求你简单的把成吨的出错代码或者数据完 全转储摘录到你的提问中。如果你有庞大而复杂的测试条件,尽量把它剪裁得越小 越好。 
  
  这样做的用处至少有三点。第一,表现出你为简化问题付出了努力,这可以使你得 到回答的机会增加;第二,简化问题使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增加;第三,在提炼 你的bug报告的过程中,也许你自己就能找出问题所在或作出更正。 
  
  ------------------ 
  只说症状,不说猜想 
  ------------------ 
  
  告诉黑客们你认为问题是怎样引起的没什么帮助。(如果你的推断如此有效,还用 向别人求助吗?),因此要确信你原原本本告诉了他们问题的症状,不要加进你自 己的理解和推论。让黑客们来诊断吧。 
  
  蠢问题: 
  我在内核编译中一次又一次遇到SIG11错误,我怀疑某条飞线搭在主板的走线上了, 这种情况应该怎样检查最好? 
  
  聪明问题: 
  我自制的一套K6/233系统,主板是FIC-PA2007 (VIA Apollo VP2芯片组),256MB Corsair PC133 SDRAM,在内核编译中频频产生SIG11错误,从开机20分钟以后就有这种情况,开机 
  前20分钟内从没发生过。重启也没有用,但是关机一晚上就又能工作20分钟。所有 内存都换过了,没有效果。相关部分的典型编译记录如下...。 
  
  ------------------ 
  按时间顺序列出症状 
  ------------------ 
  
  对找出问题最有帮助的线索,往往就是问题发生前的一系列操作,因此,你的说明 应该包含操作步骤,以及电脑的反应,直到问题产生。
  
  如果你的说明很长(超过四个段落),在开头简述问题会有所帮助,接下来按时间 顺序详述。这样黑客们就知道该在你的说明中找什么。 
  
   -------------- 
  
  明白你想问什么 
  
  -------------- 
  
  漫无边际的提问近乎无休无止的时间黑洞。最能给你有用答案的人也正是最忙的人(他们忙是因为要亲自完成大部分工作)。这样的人对无节制的时间黑洞不太感冒,因此也可以说他们对漫无边际的提问不大感冒。 
  
  如果你明确表述需要回答者做什么(提供建议,发送一段代码,检查你的补丁或是别的),就最有可能得到有用的答案。这会定出一个时间和精力的上限, 便于回答者集中精力来帮你,这很凑效。 
  
  要理解专家们生活的世界,要把专业技能想象为充裕的资源,而回复的时间则是贫乏的资源。解决你的问题需要的时间越少,越能从忙碌的专家口中掏出答案。 
  
  因此,优化问题的结构,尽量减少专家们解决它所需要的时间,会有很大的帮助--这通常和简化问题有所区别。因此,问“我想更好的理解X, 
  
  能给点提示吗?”通常比问“你能解释一下X吗?”更好。如果你的代码 不能工作,问问它有什么地方不对,比要求别人替你修改要明智得多。 
  
  ------------------------ 
  
  别问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 
  
  ------------------------ 
  
  黑客们总是善于分辨哪些问题应该由你自己解决;因为我们中的大多数都 
  
  曾自己解决这类问题。同样,这些问题得由你来搞定,你会从中学到东西。 
  
  你可以要求给点提示,但别要求得到完整的解决方案。 
  
  ---------------- 
  
  去除无意义的疑问 
  
  ---------------- 
  
  别用无意义的话结束提问,例如“有人能帮我吗?”或者“有答案吗?”。 
  
  首先:如果你对问题的描述不很合适,这样问更是画蛇添足。其次:由于这 样问是画蛇添足,黑客们会很厌烦你--而且通常会用逻辑上正确的回答来表 示他们的蔑视,例如:“没错,有人能帮你”或者“不,没答案 ”。 
  
  ---------------------------- 
  
  谦逊绝没有害处,而且常帮大忙 x
  
  ---------------------------- 
  
  彬彬有礼,多用“请”和“先道个谢了”。让大家都知道你对他们花费时间提供帮助心存感激。 
  
  然而,如果你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礼貌将会增加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 
  
  (我们注意到,自从本指南发布后,从资深黑客处得到的唯一严重缺陷反馈,就是对预先道谢这一条。一些黑客觉得“先谢了”的言外之意是过后就不会再感谢任何人了。我们的建议是:都道谢。) 
  
  ------------------------ 
  
  问题解决后,加个简短说明 
  
  ------------------------ 
  
  问题解决后,向所有帮助过你的人发个说明,让他们知道问题是怎样解决 的,并再一次向他们表示感谢。如果问题在新闻组或者邮件列表中引起了 广泛关注,应该在那里贴一个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不必很长或是很深入;简单的一句“你好,原来是网线出了问题!谢谢大家--Bill”比什么也不说要强。事实上,除非结论真的很有技术含量,否则简短可爱的小结比长篇学术论文更好。说明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但大可不必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复述一遍。 
  
  除了表示礼貌和反馈信息以外,这种补充有助于他人在邮件列表/新闻组/论坛中搜索对你有过帮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这可能对他们也很有用。 
  
  最后(至少?),这种补充有助于所有提供过帮助的人从中得到满足感。 
  
  如果你自己不是老手或者黑客,那就相信我们,这种感觉对于那些你向他们求助的导师或者专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久拖未决会让人灰心;黑客们渴望看到问题被解决。好人有好报,满足他们的渴望,你会在下次贴出新问题时尝到甜头。 
  
  ---------- 
  
  还是不懂 
  
  ---------- 
  
  如果你不是很理解答案,别立刻要求对方解释。象你以前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时那样(利用手册,FAQ,网络,身边的高手),去理解它。如果你真的需要对方解释,记得表现出你已经学到了点什么。 
  
  比方说,如果我回答你:“看来似乎是zEntry被阻塞了;你应该先清
  除它。”,然后: 
  
  一个很糟的后续问题:“zEntry是什么?” 
  
  聪明的问法应该是这样:“哦~~~我看过帮助了但是只有-z和-p两个 
  参数中提到了zEntry而且还都没有清楚的解释:<你是指这两个中的 
  哪一个吗?还是我看漏了什么?” 
  
  ========== 
  
  三思而后问 
  
  ========== 
  
  以下是几个经典蠢问题,以及黑客在拒绝回答时的心中所想: 
  
  问题:我能在哪找到X程序? 
  
  问题:我的程序/配置/SQL申明没有用 
  
  问题:我的Windows有问题,你能帮我吗? 
  
  问题:我在安装Linux(或者X)时有问题,你能帮我吗? 
  
  问题:我怎么才能破解root帐号/窃取OP特权/读别人的邮件呢? 
  
  提问:我能在哪找到X程序? 
  
  回答:就在我找到它的地方啊蠢货--搜索引擎的那一头。天呐! 
  
  还有人不会用Google吗? 
  
  提问:我的程序(配置、SQL申明)没有用 
  
  回答:这不算是问题吧,我对找出你的真正问题没兴趣--如果要 
  
  我问你二十个问题才找得出来的话--我有更有意思的事要做呢。 
  
  在看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我的反应通常不外如下三种: 
  
  1. 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2. 真糟糕,希望你能搞定。 
  
  3. 这跟我有什么鸟相关? 
  
  提问:我的Windows有问题,你能帮我吗? 
  
  回答:能啊,扔掉萎软的垃圾,换Linux吧。 
  
  提问:我在安装Linux(或者X)时有问题,你能帮我吗? 
  
  回答:不能,我只有亲自在你的电脑上动手才能找到毛病。 
  
  还是去找你当地的Linux用户组寻求手把手的指导吧(你能在这儿找到用户组的清单)。 
  
  提问:我怎么才能破解root帐号/窃取OP特权/读别人的邮件呢? 
  
  回答:想要这样做,说明你是个卑鄙小人;想找个黑客帮你,说明你是个白痴! 
  
  ============== 
  
  好问题,坏问题 
  
  ============== 
  
  最后,我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怎样聪明的提问;同一个问题的两种问法被放在一起,一种是愚蠢的,另一种才是明智的。 
  
  蠢问题:我可以在哪儿找到关于Foonly Flurbamatic的资料? 
  
  这种问法无非想得到“STFW”这样的回答。 
  
  聪明问题:我用Google搜索过“Foonly Flurbamatic 2600”,但是 
  
  没找到有用的结果。谁知道上哪儿去找对这种设备编程的资料? 
  
  这个问题已经STFW过了,看起来他真的遇到了麻烦。 
  
  蠢问题:我从FOO项目找来的源码没法编译。它怎么这么烂? 
  
  他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这个傲慢自大的家伙 
  
  聪明问题:FOO项目代码在Nulix 6.2版下无法编译通过。我读过了FAQ, 但里面没有提到跟Nulix有关的问题。这是我编译过程的记录,我有什么 做得不对的地方吗? 
  
  他讲明了环境,也读过了FAQ,还指明了错误,并且他没有把问题的责任 推到别人头上,这个家伙值得留意。 
  
  蠢问题:我的主板有问题了,谁来帮我? 
  
  普通黑客对这类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好的,还要帮你拍拍背和换尿布 吗?” ,然后按下删除键。 
  
  聪明问题:我在S2464主板上试过了X、Y和Z,但没什么作用,我又试了 A、B和C。请注意当我尝试C时的奇怪现象。显然边带传输中出现了收缩,但结果出人意料。在多处理器主板上引起边带泄漏的通常原因是什么? 
  
  谁有好主意接下来我该做些什么测试才能找出问题? 
  
  这个家伙,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值得去回答他。他表现出了解决问题的 能力,而不是坐等天上掉答案。 
  
  在最后一个问题中,注意“告诉我答案”和“给我启示,指出我还应该做什么诊断工作”之间微妙而又重要的区别。 
  
  事实上,后一个问题源自于2001年8月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上的一个真实的提问。我(Eric)就是那个提出问题的人。我在Tyan S2464主板上观察到了这种无法解释的锁定现象,列表成员们提供了解决那一问题的重要信息。 
  
  通过我的提问方法,我给了大家值得玩味的东西;我让人们很容易参与并且被吸引进来。我显示了自己具备和他们同等的能力,邀请他们与我共同探讨。我告诉他们我所走过的弯路,以避免他们再浪费时间,这是一种对他人时间价值的尊重。 
  
  后来,当我向每个人表示感谢,并且赞赏这套程序(指邮件列表中的讨论 --译者注)运作得非常出色的时候,一个Linux内核邮件列表(lkml)成员表示,问题得到解决并非由于我是这个列表中的“名人”,而是因为 我用了正确的方式来提问。 
  
  我们黑客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拥有丰富知识但缺乏人情味的家伙;我相信他是对的,如果我象个乞讨者那样提问,不论我是谁,一定会惹恼某些人或者被他们忽视。他建议我记下这件事,给编写这个指南的人一些指导。 
  
  ================ 
  
  找不到答案怎么办 
  
  ================ 
  
  如果仍得不到答案,请不要以为我们觉得无法帮助你。有时只是看到你问题的人不知道答案罢了。没有回应不代表你被忽视,虽然不可否认这种差别很难区分。 
  
  总的说来,简单的重复张贴问题是个很糟的想法。这将被视为无意义的喧闹。 
  
  喧闹。 
  
  你可以通过其它渠道获得帮助,这些渠道通常更适合初学者的需要。 
  
  有许多网上的以及本地的用户组,由狂热的软件爱好者(即使他们可能从没亲自写过任何软件)组成。通常人们组建这样的团体来互相帮助并帮助新手。 
  
  另外,你可以向很多商业公司寻求帮助,不论公司大还是小(RedHat和LinuxCare就是两个最常见的例子)。别为要付费才能获得帮助而 
  感到沮丧!毕竟,假使你的汽车发动机汽缸密封圈爆掉了--完全可能如此--你还得把它送到修车铺,并且为维修付费。就算软件没花费你一分钱,你也不能强求技术支持总是免费的。 
  
  对大众化的软件,就象Linux之类而言,每个开发者至少会有上万名用户。 
  
  根本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处理来自上万名用户的求助电话。要知道,即使你要为帮助付费,同你必须购买同类软件相比,你所付出的也是微不足道的(通常封闭源代码软件的技术支持费用比开放源代码软件要高得多,且内容也不那么丰富)。 

错失苹果和Facebook - 科技行业十大错误决定

  1、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原本可以拥有苹果的三分之一股权。

  电脑游戏机厂商雅达利(Atari)的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原本有机会对苹果投入5万美元的种子资金,而他白白放过了这个机会。在雅达利,布什内尔是已故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最早的上司之一。

  如果当年布什内尔对苹果进行投资,那么他原本可以拥有这家公司的三分之一股权。时至今日,苹果的市值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

  2、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Ronald Gerald Wayne)原本可以拥有400亿美元的身家。

  罗纳德·杰拉尔德·韦恩是苹果的第三位联合创始人。在1976年创立苹果的两个星期以后,他以800美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所持这家公司的10%股份。随后,他又宣布放弃索取苹果所有权的全部权利,从而拿到了1500美元。

  如果韦恩保留10%的苹果股份,那么现在他的身家就能达到400亿美元左右。

  3、曾经五次对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说“不”的惠普高管。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供职于惠普,负责设计工程计算器。在工余时间,他创造了一台个人电脑,这台电脑就是后来的苹果 1(Apple 1)电脑。

  沃兹尼亚克曾五次请求以前惠普首席执行官约翰·杨为首的高管生产他创造出来的这种个人电脑,但每次都遭到了拒绝。后来沃兹尼亚克就从惠普离职,跟他的伙伴史蒂夫·乔布斯一起开创了一家名为苹果的公司。

  4、乔·格林(Joe Green)听从父亲的建议,对Facebook说“不”。

  乔·格林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大学时代的舍友,他听从父亲的建议,拒绝帮助扎克伯格一起创建Facebook。

  当格林和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就读时,两人创建了一个名为Facemash的网站,这个网站在校园里给两人惹来了麻烦。当扎克伯格邀请格林帮助他创立Facebook时,后者的父亲劝阻他不要再跟扎克伯格合作开发项目。如果当时格林加入了Facebook,那么原本可以拿到这家公司大约5%的股份,到现在的价值为30亿美元左右。

  5、风险投资公司Battery Ventures不愿为Facebook提供融资。

  Facebook是在扎克伯格的哈佛大学宿舍里起步的。在2004年,总部位于波士顿的风险投资公司Battery Ventures曾与扎克伯格进行谈判,准备对这家公司进行投资,但随后放弃了这项计划。如果当初Battery Ventures没有退缩,那么Facebook原本可能会留在波士顿地区。当时曾参与谈判的Battery Ventures合伙人斯科特·托宾(Scott Tobin)后来说过,Facebook是“最大的‘漏网之鱼’”。

  6、风险投资公司Bessmer合伙人大卫·考恩(David Cowan)不愿跟谷歌的联合创始人见面。

  几年以前,科技创投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发布了被其成为“反投资组合”的名单,这份名单列出了Bessemer本来应该投资、但最终却没有投资的公司名单。对于风投世界来说,这无疑是件有趣的事情。

  在这份名单中,“最棒”的故事之一是大卫·考恩如何错过了对谷歌进行种子投资的机会。考恩大学时代的好友苏珊·沃西茨(Susan Wojcicki)当时把她的车库租给了塞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作为谷歌的第一个办公室。沃西茨曾试图让考恩跟布林和佩奇见面,但考恩不愿到这两人工作的车库里去。

  7、有报道称社交视频应用Viddy联合创始人布伦特·奥布莱恩(Brett O’Brien)拒绝了一项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去年,布伦特·奥布莱恩创建的创业公司Viddy轰动一时。当时,照片共享应用Instagram刚刚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而Viddy经常都被称作“视频领域中的Instagram”,其月度活跃用户人数已经达到3000万人左右。

  有报道称,Twitter曾试图以1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Viddy,但被后者拒绝。不过,奥布莱恩对这些报道予以否认,称Viddy与Twitter之间的谈判并未进入实质阶段。无论如何,没能拿到Twitter的要约对Viddy来说实在是太糟糕了,后者的人气度随后极具下降,而奥布莱恩刚刚丢掉了首席执行官的工作。

  8、黑莓联合创始人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原本以为黑莓Storm能对抗iPhone。

  自苹果推出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游戏规则”的iPhone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在这一时间段中,黑莓仅推出了黑莓10这一种比较可靠的产品来挑战iPhone。市场的一致观点是,黑莓此举来得过晚,对iPhone构不成什么威胁。

  但在2008年时,黑莓(当时名为RIM)原本有机会拯救自己。在那时,这家公司狂热的忠实用户正在等待黑莓发布触摸屏黑莓Strom手机。但是,Storm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很难使用,导致这些忠实用户改投苹果的怀抱。黑莓联合创始人拉扎里迪斯在2011年底辞去了联席首席执行官一职,并在最近辞去了黑莓董事的职务,切断了与这家公司之间的最后联系。

  9、杨致远(Jerry Yang)拒绝了微软440亿美元收购雅虎的要约。

  在2009年,杨致远拒绝了微软以每股31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的收购要约,要约总价为446亿美元,这让他名声扫地。许多股东都对此感到不满,希望雅虎将自身出售给微软。这场悲剧导致雅虎陷入了维持多年的下行螺旋,直到前谷歌高管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才有所好转。现在,这家公司的股价仅为20多美元。

  如果2009年这两家分别占据搜索市场第二和第三名的公司合并,那么现在的搜索引擎市场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0、团购巨头Groupon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拒绝了谷歌6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

  安德鲁·梅森拒绝了谷歌对Groupon发起的60亿美元收购要约,选择将这家公司IPO(首次公开招股)上市。

  Groupon在这项IPO交易中筹集了7亿美元的资金,其市值曾短暂达到120多亿美元。但随后Groupon盈利未能达到市场预期,且陷入了与会计问题有关的困境,其股价一路下滑。一个月以前,梅森称其已被解聘,由公司联合创始人埃里克·莱夫科夫斯基(Eric Lefkofsky)和董事会成员泰德·莱昂西斯(Ted Leonsis)出任联席首席执行官。

本文转载自: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20/172/1383452088.shtml

树莓派使用相关记录

配置源

编辑/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src http://mirrors.tuna.tsinghua.edu.cn/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 http://mirrors.neusoft.edu.cn/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src http://mirrors.neusoft.edu.cn/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 http://mirrors.ustc.edu.cn/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src http://mirrors.ustc.edu.cn/raspbian/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 http://raspbian.cnssuestc.org/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deb-src http://raspbian.cnssuestc.org/rasp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rpi 

开启IPV6

配置/etc/modprobe.d/ipv6.conf,将alias net-pf-10 off注释掉即可。或者运行sudo modprobe ipv6

增加FTP账户

执行下列命令:sudo useradd -s /sbin/nologin -N -m username
echo "/sbin/nologin" >> /etc/shells

挂载硬盘

sudo mount -o uid=root,gid=root -t ntfs /dev/sda1 /home/pi/www/usb -o nls=utf8,umask=0

目录绑定

mount --bind "/path/to/share/dir" "/path/of/ftp/subdir"

情感话语(五)

ebc872028fb0eb50ff6d539b337956f7

所谓的寂寞就是当有人说话时,没人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


一个人,远离了外界的喧嚣,褪去了伪装的笑容,安静下来才能看到了真实的自己。 


长大了,就要做到,在你不懂时,别乱说。懂得时,别多说。心乱时,慢慢说。 


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去改变。改变只因你想要变得更好,拥有更好的未来。 


有些缘分,因一时任性,指间滑落;有些感情,也因一时冲动,遗憾终生;凡事好好珍惜切莫轻易言弃。


别人再好,也是别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一生足矣。


若无其事,原来是最好的报复。 何必向不值得的人证明什么,生活得更好,是为了自己。


人生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演出,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演员,只不过,有的人顺从自己,有的人取悦观众


最难过的事不是别人又去得罪你了,而是你自己总是爱跟自己过不去。


很多事犹如天气,慢慢热或者渐渐冷,等到惊悟,已过了一季。


我们从未真正长大,我们只是在别人面前学会了假装。


我们总是把陌生人给的一些小恩小惠当做是大恩大德 却把身边那些死心塌地对你好的人当做理所当然